7月25日晚,嘉澳环保(603822)披露公告,中国航油拟对嘉澳环保控股子公司连云港嘉澳新能源进行战略入股。该事项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已经由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公告披露,嘉澳环保控股子公司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的公司”)拟增资扩股并引入投资者,标的公司现有股东就本次增资事项放弃优先认购权。基于现有谈判进展,中国航油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油”)拟以261444444元人民币取得标的公司新增注册资本261444444元人民币(以下简称“本次增资”)。本次增资完成后,标的公司的注册资本由2353000000元人民币增加至2614444444元人民币。同时,嘉澳环保将继续作为标的公司的控股股东,仍然对标的公司拥有实际控制权。
嘉澳环保表示,本次增资是公司根据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需要作出的慎重决策,不会对公司2025年业绩构成重大影响。并且有利于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连云港嘉澳增强资本实力、促进新项目开展,符合公司的战略规划和长远利益,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有利于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资料显示,嘉澳环保作为国内生物柴油、生物航煤龙头企业,生物柴油产品已经取得全球最大的生物柴油消费区欧盟的ISCC和DDC认证,公司生物航煤产品已取得ISCC及适航批准。
有市场观点认为,在全球推动碳中和的背景下,国内外的环保政策、减排政策日益严格,为生物柴油、生物航煤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鼓励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相关政策,为生物柴油、生物航煤进入交通燃料领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本次合作凸显了资本对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赛道的长期看好,更折射出中国在生物航煤领域超前布局的政策远见正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据了解,在全球航空业向“净零排放”加速转型的浪潮中,我国对生物航煤的政策支持已形成清晰体系。2024年5月,国务院《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首次明确提出“推广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同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指导意见》中强调“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
在实操层面,我国启动四大机场SAF应用试点,计划至2025年逐步扩大规模。2024年国家专项启动SAF试点项目,重点在长三角、京津冀区域机场推动生物航煤常态化加注。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2050年航空业65%的减排需依赖SAF,市场规模相比当前要再上数个量级。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5月,嘉澳环保获得商务部等四部门批复,成为国内首家被纳入生物航油“出口商白名单”的企业。根据政策,其连云港基地可在满负荷生产37.24万吨生物航油的产能范围内申领出口许可证。在此政策下,嘉澳环保成为首家通过这一严格资质认定的企业,随即于5月6日成功完成13400吨生物航油的首批合规出口,实现了行业的历史性破冰,树立了国内SAF企业合规运营与参与国际竞争的标杆。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际巨头正在连续入局,精准捕捉着中国生物航煤产业政策红利释放的战略窗口期。2024年BP对连云港嘉澳的战略入股,正是基于对其在原料网络布局、技术领先优势及规模化产能设计等关键优势的高度认可。此次中国航油的合作,也绝非偶然。其深层逻辑在于:嘉澳环保已在国内政策精准灌溉下,构建起独特的“原料-技术-认证-渠道”闭环能力。(厉平)
股票配资中心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