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文心雕龙》由南朝梁文学家刘勰所著,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划时代的巨著。系统阐述文学创作原理与审美标准,被誉为“文艺理论圣经”。书中不仅探讨文学技巧,更关注文德、文才、文心的修养,诸如“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体现了深厚的人生哲理与文化智慧,对后世文学与人格修炼影响深远。
图片
【1】
苗而不秀,自古斯恸
【释义】幼苗不结成花,古来令人痛惜。比喻有才而不成,最可叹息。
【心得感悟】少年得志易折,久久为功方能“根深叶茂”。切忌拔苗助长,也莫因一时不显而自怠。天赋再高,如果不经过努力修炼,终难成大器,潜力需要被精心耕耘,否则只能留下叹息与惋惜。
图片
【2】
虽有丝麻,无弃菅蒯
【释义】即便有上等丝麻,也不可轻弃菅、蒯等粗材。喻尊重凡材,各尽其用。
【心得感悟】生活中珍贵与平凡不可偏废,“贵重不骄,平凡不弃;繁华不惑,简朴不悔。”只有学会兼顾,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价值。人生智慧往往在于平衡,珍惜每一种资源、每一段经历,无论显贵或平凡。
图片
【3】
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
【释义】本欲逍遥,却为小事如针般劳神;本欲谈笑,却因烦务如药而困倦。言细务扰心,损精伤神。
【心得感悟】百事从心起,心乱则劳;细务牵缠,久之必倦。做事不拘泥形式,心境决定境界。“忙中自逸,劳里藏欢;忧外寻乐,行中得安。”无论工作多辛苦,若能调适心态,乐在其中,生活的疲惫便可化作滋养心灵的养分。
图片
【4】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释义】弹奏上千支乐曲方懂音律,阅看上千口宝剑才识良器。言多见多操,乃知其理。
【心得感悟】实践是认知的唯一途径。“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操千次事,识万般理。”没有积累的经历,就无法看透事物本质;只有不断实践,才能在纷繁世界中洞察规律,养成真正的慧眼。
图片
【5】
鉴悬日月,辞富山海
百龄影徂,千载心在
【释义】鉴照如悬日月,胸襟光明;文辞丰赡如山海。人生百年如影而逝,唯精神之心可在千载。
【心得感悟】写作与做人皆要立“大鉴”与“大辞”:视域高远,情理充沛。身世无常,文章长在;所当经营者,不独功名,尤在德与识。胸中自有日月,笔下自成山海。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以大心力,托大时代。
与君共勉。
★THE END★
图|墨道书笺 文|墨道整编,仅供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中心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